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雅克拉侏罗系气藏研究获新成果
勘探与钻采工程

雅克拉侏罗系气藏研究获新成果

2010/5/1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报2010年5月10日]  日前,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完成的“新疆雅克拉三维工区侏罗系圈闭落实研究”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该项目是西北油田分公司委托的科技项目。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和认识,基本落实了以往解释发现的圈闭,为储量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取得的方法技术成果在塔河油田新一轮天然气藏勘探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套薄砂体预测的描述技术
  据项目负责人、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油藏研究所主任曹辉兰博士介绍,随着油气滚动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雅克拉构造区侏罗系砂体的识别和圈闭描述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有的研究结果不能满足现阶段储量计算等方面的需求,应进一步开展侏罗系圈闭的落实与评价。
  侏罗系砂体横向变化较大,进行地震识别和描述的难度很大。研究区内侏罗系砂岩多为三角洲前缘砂。钻井资料表明,砂体厚度达几米至十几米,横向变化大,要有效地追踪砂体,难度较大。同时,侏罗系砂体纵向变化也很大,砂体间夹有薄层的煤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基于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单砂体识别难度也很大。
  针对目前雅克拉地区侏罗系砂体的勘探开发现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层序地层学,对目标构造区的沉积环境进行整体研究,通过不同规模层序的划分、体系域等识别,发挥地质模式的预测作用,确定具备岩性圈闭发育的层系和相带。
  研究人员随后分析目标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优选能反映储层变化的地震属性,进一步提炼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重视多学科综合研究,充分利用钻测井资料,开展地质、钻测井、地震资料的联合解释,提高解释精度。
  该项目研究人员重视地震动力学信息的利用,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包括地震属性提取分析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地震频谱分析技术、地震分频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落实目的层段砂体的时空展布特征及厚度变化,刻画砂体的空间展布,落实侏罗系圈闭,为储量计算提供图件。
  研究人员在雅克拉三维工区侏罗系目的层的解释中,为提高解释精度,采取地震反演技术与地质统计反演相结合的办法。在储层标定的基础上,他们建立波阻抗解释基本模式,采用波阻抗特征波分析技术,对反演波阻抗剖面进行解释,接着通过分析得出综合的有效波阻抗范围值来确定储层砂体,最后根据有效的阻抗范围在拟声波反演剖面上追踪砂体。   研究人员还在储层精细标定后,以波阻抗剖面为主,结合地震资料,对侏罗系的砂层组顶面和底面进行横向追踪,最终建立一套针对分辨率低、岩性复杂地区的薄砂体预测的描述技术,提高分辨率的保幅处理技术,测井曲线的非线性重构技术,宽带约束反演技术。   为搞清砂体展布及预测含气性奠定基础   研究项目组利用雅克拉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现期地质研究成果和油田动态、静态资料,优化砂体预测技术,开展侏罗系砂体的精细识别和描述,完成落实了侏罗系圈闭。他们同时配合完成储量计算工作,编制砂层组的顶面构造图、厚度图及砂体厚度图,基本查明区内侏罗系的砂体横向展布及厚度变化规律;具体落实新疆雅克拉构造侏罗系砂体的顶面构造图,顶面深度与钻井实测的深度误差控制在2米以内,其预测结果与钻井实测的符合率较高,为储量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他们通过对完钻井测井解释结果的细致对比和分析,最终结果落实了雅克拉三维工区侏罗系气藏是背斜——岩性圈闭,分成YK12井区、YK13井区和S4井区3个单元,计算了各储量计算单元的气水界面和含气面积。   有待开展进一步目标性处理   曹辉兰博士认为,该研究项目通过对雅克拉三维工区侏罗系岩性、电性、地震响应等特征的综合研究,借助地震反演和属性分析,取得两个重要特色成果:一个是针对分辨率低、岩性复杂的工区特点,研究一套砂体追踪和解释的综合解决方案,基本解决岩性识别和砂层组顶面和底面追踪难题。二是在地震资料分辨率不高、岩性复杂的地区,针对目标的目标性处理+储层特征重构+有效的反演技术,是解决岩性识别和追踪的有效手段。   曹辉兰还指出,在雅克拉地区有利油气聚集带上,开展以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地震振幅提取技术为核心的岩性、构造圈闭地震识别与评价的系列技术研究,寻找、识别有利的砂体圈闭;再在可能的圈闭基础上,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和地质统计技术进行圈闭评价,并采取多种方法技术的全面研究和有机结合是减小岩性、构造油气藏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地震反演技术是在“三高”地震资料基础上进行的,然而反演目的层侏罗系砂体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较低,给反演精度带来很大的误差。提高分辨率处理,还有待进一步开展目标性处理,提高目的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另外,由于雅克拉构造速度横向变化大,钻井主要分布在轮台大断裂附近,钻井分布不均匀,影响了速度模型的精度,导致深度域解释结果有一定偏差,建议加强对区内速度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