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与钻采工程  >  重溯中扬子—黔中地区海相烃源岩生烃史
勘探与钻采工程

重溯中扬子—黔中地区海相烃源岩生烃史

2009/7/31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报2009年7月28日]日前,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石化科研攻关项目——中扬子—黔中地区海相烃源岩生烃史研究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如期完成为研究区选区评价和油气资源预测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研究区选区评价及资源预测提供可信度较高的地质依据
  据介绍,中扬子和黔中地区分别隶属扬子板块的中扬子地块、上扬子地块滇黔隆褶带两个不同的二级构造单元。中扬子位于扬子地块的中部,北邻秦岭—大别造山带,南接江南—雪峰隆起和南华加里东造山带,东西两侧分别以郯庐断裂和齐岳山断裂与下扬子和上扬子分隔。中扬子地区地域上包括现今的湘鄂西地区、江汉平原(江汉盆地)及周缘地区;黔中地区包括了黔中隆起及周围黔北拗陷、黔南拗陷、武陵拗陷和滇东隆起在内的地区。
  前人对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层系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开展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中国石化近年来在这一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
  该项目研究以地质与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无机地球化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地质与实验测试、构造地质与地球化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组织多学科研究人员,在充分利用现有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钻探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野外地质、钻井剖面的观测以及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重溯中扬子—黔中地区主要海相烃源岩生烃史,动态评价多原型盆地并列叠加,多期次构造改造后高—过成熟烃源岩及主要构造单元烃源条件,为研究区选区评价及资源预测提供可信度较高的地质依据。
  4套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主要受控于盆地原型的分布和沉积相带的展布
  3年来,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围绕该项目主要技术目标,共查阅相关文献及研究报告144份,确定研究区1∶100万地理底图,收集1∶20万地质图及区测报告37套和1∶50万地质图;按照野外工作计划,共观察剖面18条,计143千米,累计观测地层厚45167米,采集岩样、沥青样693件,冷洗油苗及原油样5件,拍摄野外照片980张。   该项目技术首席刘光祥与有关专家一行对江南—雪峰隆起带进行了野外考察。他们完成了17项2230项次的样品测试分析。项目组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该项目野外观测记录和实验测试分析数据,在研究区建立了7条热演化剖面,编制了烃源岩特征、剥蚀量分布等图件54幅。   该项目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以及样品测试分析,项目研究认为,中扬子—黔中地区中古生界海相层系主要发育陡山沱组、牛蹄塘组、五峰组—龙马溪组、二叠系4套烃源岩,并总结了各套烃源岩的基本特征,提出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主要受控于盆地原型的分布和沉积相带的展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烃源岩发育规模分析表明,区内以下寒武统烃源岩最优,其次为五峰组—龙马溪组和陡山沱组烃源岩,中二叠统烃源岩相对较差。   重溯主要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寻找最有利油气聚集区   该项目组通过以构造—沉积外推法为主,辅之以磷灰石裂变径迹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多种方法,对区内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剥蚀量分布进行估算。   研究结果表明,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导致研究区整体隆升遭受剥蚀,剥蚀幅度以晚奥陶—志留纪前陆盆地的前陆隆起区最大,其次是黔中隆起区。中三叠世末导源于雪峰山自南东向北西的基底拆离推覆作用,雪峰山推覆体上盘剥蚀幅度在1000米~2500米,逆冲推覆体下盘地层保存齐全,而研究区北缘受秦岭—大别海槽自东向西剪刀式关闭并向扬子的仰冲作用,导致巴洪冲断带及其前缘剥蚀幅度在1000多米。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燕山构造运动导致研究区海相层系连同中生代前陆盆地陆相层系总体褶皱与隆升并遭受强烈剥蚀,其展布具背斜区剥蚀幅度大、向斜区相对低的分布特点。   项目研究人员以镜质体反射率法、伊利石结晶度法等方法对研究区的热史研究表明,区内地温场的分布与演化对应于区域构造和盆地演化的各个阶段,在纵向序列上具低—高—低的演变特点,不同时期地温场的分布各具特色并受控于原型盆地的分布和构造作用。该项目组对麻江古油藏的解剖研究表明,其形成于加里东期,破坏于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油源岩为陡山沱组和牛蹄塘组。   该项目研究人员运用TSM盆地模拟软件重溯了主要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计算了不同地史时期的生烃总量和天然气资源量,结合构造—沉积演化、典型古油藏解剖等动态评价了主要地史时期各构造单元烃源条件,指出花果坪复向斜北部和宜都—鹤峰复背斜西北部为区内最有利油气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