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报2012-06-20]

">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塔里木油田健全管道保护长效机制调查
储运工程

塔里木油田健全管道保护长效机制调查

2012/6/21 8:54:51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2012-06-20]

  巡护员工把管道保护宣传品送到田间地头。

  6月14日一早,新疆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其兰村的村民买买提·艾力大像往常一样,在管道巡护员工巡线之前,主动检查了一遍自家门前的管道区域。像这样每天义务巡线,买买提·艾力大已坚持三年多。

  "凭啥不让我们种树?"、"为啥不让我们盖房?"……管道巡护员工吐尔洪·阿不都热依木说,2009年前,他们宣传《管道保护条例》时磨破了嘴,但很多百姓摇头、撇嘴、质问。管道成了村民的"眼中钉"。但现在,管道所经地区的百姓不仅没了怨言,而且能自愿充当"管道卫士",与管道人结缘。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塔里木油田1992年建成第一条外输管道,拉开了塔里木输油气管道大规模建设的序幕。现在,环塔里木盆地已建起"油气走廊"2896条,形成长2846.9公里的地下油气交通网。

  塔里木油田的管网横贯沙漠、跨越河流、穿越村庄,遍布5个地州。按照塔里木油田规划,长输管道将超过6000公里。这意味着塔里木油田将呈现出一个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的地下"高铁"大管网。仅油气运销部所属的管道储运部管辖的25条输油气管道,就穿越两个地州6个县,穿越农田110公里,涉及农户1362户。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赢得支持,制度先行。2011年6月,塔里木油田创新管道保护工作,与阿克苏地区行署协商,选定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渭干乡等4个乡镇为试点,与1276户管道沿线农户签订了以激励措施为主的《管道保护协议》,构筑镇、村、队三级安全防范网络,建立起"企地军警民"五位一体的管道保护长效机制。

  固态化的联防机制,加强了塔里木油田与当地公安的联系;常态化的走访慰问,使企地关系更融洽了;持之以恒的法律宣传,实现了村民从理解认同向义务巡线的转变。

  "村民起初不理解,是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只要拿出真心、诚心,就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今和村民打得火热的巡护员工张照明说。

  5月初,牙哈7-5H井集输管道工程开工。如果按照工程设计方案,通往井场的10千伏电力线路变压器恰好落在牙哈乡村民肉孜·哈力德家的棉田中。5月正是棉花拔苗时节。肉孜·哈力德说:"我耕地要绕过两个大杆子,能不能挪一挪。"

  肉孜·哈力德只说了一句话,现场施工负责人就行动起来。这位负责人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协商沟通,更改了施工方案,在延长三天工期的情况下,让变压器从棉田中搬了家。

  6月3日,心怀感激的肉孜·哈力德炖了一锅羊肉,一再邀请施工员工到家里吃肉。在被员工婉言谢绝后,肉孜·哈力德一家人摘了一袋小白杏,送给施工员工。

  "不踩村民一棵苗,不摘群众一粒果"是塔里木油田管道人的作业原则之一。收获季节,巡护员工头上的杏、梨伸手可得,脚下的西瓜地连成片,但他们从不采摘。有时为了不损坏群众的禾苗,巡护员工每天要绕行两三公里。

  巡护员工长年奔波于管道沿线,在宣传《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同时,也将爱心播撒在管道沿线百姓心中。

  每逢节假日,巡护员工都会带着饮水机、学习用品和印有管道保护常识的挂历,到管道沿线村镇走访座谈,并开展文娱活动,增进与百姓的友谊。目前,塔里木油田的巡护员工已将4户维吾尔族特困户作为长期帮扶对象,定期为他们送去米、面和油等物品;与新和县10所小学师生建立起友好关系,帮助小学生养成保护管道的好习惯。

  2011年10月,克拉2至轮南线52号管道阴极保护桩路基被洪水冲毁,7米长的光缆裸露在外。正在附近田间干活的库车县乌尊镇村民热合曼·阿不都发现后,发动全家人,驾驶毛驴车运来水泥、沙子,耗时半天,将裸露的光缆埋填,并做了水工处理。

  塔里木油田以维护管道畅通、构建和谐环境为主题,启动管道畅通工程,不断健全管道保护长效机制,保障了能源"大动脉"平稳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