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2012-08-31]作为最早参加元坝勘探发现和气田建设的工程作业队伍之一,西南石油局固井公司固井三队从2008年7月进军元坝至今,累计完成井34口,井深超过5000米以上的井有24口,固井202井次,辅助作业164井次,全部顺利交井,超深井水泥塞施工30余次,全部一次合格。有12口井创川东北和中石化多项纪录指标。

  驰骋川西疆场的固井一队,征战业绩同样令人自豪:

">

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高效油库的奥秘
储运工程

高效油库的奥秘

2012/2/28 9:01:1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2-08-31]作为最早参加元坝勘探发现和气田建设的工程作业队伍之一,西南石油局固井公司固井三队从2008年7月进军元坝至今,累计完成井34口,井深超过5000米以上的井有24口,固井202井次,辅助作业164井次,全部顺利交井,超深井水泥塞施工30余次,全部一次合格。有12口井创川东北和中石化多项纪录指标。

  驰骋川西疆场的固井一队,征战业绩同样令人自豪:

  从去年12月26日到今年8月25日,累计固井作业278井次,完成水泥塞施工辅助作业87井次。上卸油套管扣作业212井次,共27502根。同比去年,固井井次、辅助作业井次、上卸油套管扣作业井次、作业根数分别高出21.93%、85.11%、17.13%、20.82%。固井优良率85%,上卸扣作业合格率100%,4口井创多项历史纪录。

  创新,元坝固井亮点频闪

  有着多年钻探作业技术素养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固井公司经理尹宗国,对比钻井和固井两个息息相关的工程,由衷感慨:"固井作业具有不可逆转,无法补救的特点,是临门一脚、一锤子买卖,质量、安全要求高,必须万无一失"。

  在元坝,储层埋藏超深,地质构造复杂,地层流体多样,压力体系多套,加之高温、高压、高含硫,注定了在此地实施固井作业,始终面临各种世界级难题。

  自古英才多磨砺,事非经过不知难。

  在固井三队,技术创新已成为一种工作需求、一种集体追求。

  元坝施工,二开技术套管通常下深3000-3400米左右,气液转换后的固井作业注替液工作量极大。三队干部职工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懈尝试,开发出大尺寸技术套管固井技术,配合大排量注替等常规技术,作业13井次,固井质量全部达到良好以上,成为引领中石化该层套管固井潮流的先驱。

  井口密封内插管固井技术、复杂井超深井打水泥塞技术、小井眼、小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等一项项技术工艺的开发和改进,展现了固井公司干部职工强烈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

  "我们从井眼条件、安全下套管、固井液及现场工艺入手,经过10井次现场试验,满足了气体介质条件下不替泥浆注水泥的作业要求,水泥浆胶结质量比常规固井有了大幅提高,不仅为元坝深井超深井安全、优质、快速建井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且节约了大量配浆时间、钻完井时间及泥浆费用,单井次直接经济效益就达几十万元。"回忆气体介质条件下固井技术试验应用成功,熊跃充满自豪。

  近三年来,固井公司4次荣获中石化石油工程重大油气资源发现奖,纪录创新成绩斐然,有5项荣获集团公司授牌奖励,28项荣获西南油气田奖励,在2011年中石化石油工程板块的58项创新纪录中,固井公司就占2项。

  西南固井人,站在了中石化固井创新行业前排。

  实干,川西固井优快运行

  如果说钻完井作业是气田建设的基石,那么,固井作业就是工程作业的关键环节,是测试建产的重要保障。

  "一个月钻完一口水平井、两个月投产一口井,上半年总进尺25万多米,同比去年增幅56%",今年以来,在川西会战的40多支钻井队设下擂台,你追我赶,钻井提速提效纪录不断刷新。

  固井作业,由此驶入优快运行快车道。

  一个个推进固井作业优快运行的配套措施齐齐出台:

  以生产运行为中心,及时上报信息材料,认真履行固井公司"抓好过程控制的责任落实"、"领导带班"制、"生产运行异常上报"制度。

  通过队级生产周会、班组会等途径,向职工宣贯生产形势,传达上级部门要求,对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做到了从班组到个人个个熟知,人人明白。

  加强对生产的阶段性分析和协调沟通,实现在川设备的统一调配,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准备环节和施工现场。

  坚持设备的巡回检查制、回场检查制和交接制度,加强对因使用频繁导致损伤率升高的配水设备及井口工具的养护,配备经验丰富的兼职维修人员,强化对上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