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储运工程  >  2007年中国管道建设综述
储运工程

2007年中国管道建设综述

2008/1/17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08年1月14日] 这是一幅全新的发展图景:
  2007年6月1日,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的港枣管道进入试输油阶段。
  2007年6月30日,西部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试运。
  2007年7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天然气合作协议,中国石油获得了世界最大天然气田——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巨型气田钻探权。与此相应,中国石油将兴建一条运输该气田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二线。
   2007年8月31日,西起四川省普光,东至上海,干线全长17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国家川气东送工程在京宣布开工。
   2007年9月2日,中国石化投资建设的河南首条长距离成品油管道——洛郑驻管道顺利投入全线运行。
  2007年10月30日,中国石油得到国家批准开展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线路走向方案已基本确定。   2007年11月中俄石油管道得到两国总理的承诺:双方将确保该管道于2008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回顾2007年,中国油气管道建设亮点频闪,无论是原油管道建设还是成品油管道建设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中国管道工业的发展,至2008年已有50年的历史,先后出现过三次建设高潮。2007年8月,伴随着兰-郑-长成品油管线和川气东送天然气管线的正式开工,我国迎来了以西气东输二线和中俄管线为标志的第四个管道建设高峰期。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建成长输油气管道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约3万公里,原油管道约1.7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7000公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跨区域油气管网,中国管道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原油管道建设稳步推进   中国原油管道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年建设之后,已形成了东北、华北和西北多个区域性管网。   2007年6月30日,西部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试运。这是继2006年9月25日同沟敷设的成品油管道投产成功以来,西部管道工程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   西部管道工程总体投资约150亿元,是目前国内运输距离最长、设计压力最高、设计输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参建队伍最多的输油管道之一。管道起点为新疆乌鲁木齐市,终点为甘肃省兰州市,整个工程新建管道总长近4000公里,原油管道干线设计输量2000万吨/年,成品油管道干线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西部管道全线共设13座站场。   西部管道工程建成投产后,将与中哈石油管道共同组成“西油东送”战略通道,将以现代化的管道运输替代原有的铁路运输,把新疆境内、甘肃境内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的输油管道以及石油、石化销售企业连接起来,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对接。对实现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新疆、甘肃两省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西部原油管道进展顺利的同时,在寒冷的东西伯利亚平原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正朝着2400公里的一期工程建设目标推进。通向中国大庆的支线(下称“中俄石油管道”)在11月初得到中俄两国总理的承诺:双方将确保该管道于2008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按照规划,中俄石油管道将属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一条支线。该管道项目全长4770公里,中国境内支线全长965公里,由中方投资建设,东太平洋管道一期工程2400公里,规划在2008年年底前建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原油管线已达1.7万公里。“十一五”期间,我国原油管道建设主要围绕进口俄罗斯原油、哈萨克斯坦原油、海上进口油和国内原油上产情况改扩建和新建相应的管道,并根据项目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序进行建设。其间建设的重点项目有:中俄原油管道、大庆—锦州、独山子—鄯善、兰州—成都、石空—兰州、河间—石家庄、日照—仪征等原油管道工程。“十一五”期间新建的原油管道约4000千米。   成品油管道建设快马加鞭   在大力建设原油管道的同时,中国的成品油管道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2007年8月16日,北京汉华国际饭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苏士峰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手中接过了兰-郑-长管道项目EPC总承包的授标书。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至此进入了实施阶段。   该工程西起甘肃省兰州市,途经陕、豫、鄂3省,终点为湖南省长沙市。干线全长2148.4公里,16条支线累计长698.2公里。这是目前中国石油规划建设的最长的成品油管道工程。   兰-郑-长管道工程是中国石油实现“西油东送”战略的开篇之作。它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兰州成品油的外运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加快形成“北油南调”、“西油东送”的成品油运销网络;可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对接,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还是中国石油集团实行建管分开后实施的第一个管道建设项目。   2007年6月1日,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的港枣管道进入试输油阶段。港枣成品油管道北起天津大港石化,南至山东省枣庄市,干支线全长647公里,中间设有德州、济南、肥城、兖州等分输站,年输送能力300万吨。港枣成品油管道的建成和运行将大大改善山东省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同时拓宽中国石油油品销售渠道。   2007年9月2日,中国石化投资建设的河南首条长距离成品油管道——洛郑驻管道顺利投入全线运行。该管道全长425公里,设计年输油量为390万吨,起点为洛阳石化总厂,途经洛阳、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等15个市区县。   洛郑驻管道顺利建成投油,结束了河南这个能源需求大省没有长距离成品油管道的历史,为缓解洛阳石化产品铁路运输压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石太成品油管道是华北成品油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16公里,经过石家庄、阳泉、晋中、太原4市和13个县区,工程即将完工,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冀晋两省成品油供应紧缺矛盾,解决冀晋两省成品油供应过程中运距长、运价高、公路铁路运力紧张等问题,为两省成品油市场供应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加速建设,目前我国已建成包括兰成渝、西南、珠三角、西部管道在内的长距离成品油管线约70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国成品油管道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主要将建设兰州—郑州—长沙、锦州—石家庄—长沙成品油干线管道以及华北、长三角、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等区域成品油管道工程,其间新建的成品油管道约1万公里,新增输油能力约8400万吨/年。这些管道建成后,我国将逐渐形成成品油区域网络。   天然气管网初步形成   2007年8月31日,西起四川省普光,东至上海,干线全长17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国家川气东送工程在京宣布开工。   该工程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总投资627亿元,项目以普光气田为主供气源,川气东送工程在合理供应川渝用气的前提下,主要供应江苏、浙江和上海,兼顾沿线的湖北、安徽及江西。预计到2010年底建成年产净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更加吸引商家目光的是一条来自中亚的天然气管线。2007年7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天然气合作协议,中国石油获得了世界最大天然气田——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巨型气田钻探权。与此相应,中国石油将兴建一条运输该气田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二线。   2007年10月30日,中国石油正式对外宣布,该公司已经得到国家批准开展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正在抓紧时间开展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线路走向方案已基本确定。   承担境外运输的中亚管线将从土库曼斯坦北部起,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霍尔果斯,该管线长度不超过2000公里,年输气能力在300亿